读《程序员思维修炼》
本书结构:
从新手到专家的历程
新手 --高级新手 --胜任者 --精通者 --专家
认识你的大脑
双cpu模式

两个cpu分别提供了L型和R型处理模式
-
L型:逻辑推理分析语言等线性思维能力
-
R型:非语言 非理性 空间性 直觉 全面 (专家级别这个方面比较强)
正确使用大脑
收获R型线索:许多想法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比如梦境。
-
利用图像
-
利用日记
-
晨写技术
-
自由写(写博客):任何写东西的机会都是好的练习方式。对这个话题你到底持有什么样的看法?你到底了解多少---不仅仅是你如何想的,也包括你的理由,面向公共写作是一种阐明想法和信念的好办法。
-
如何开始?除非你正积极澎湃的关注某个话题,否则很难坐下来写一些东西。采用杰拉德·温伯格的Fieldstone(修建大鹅卵石墙),养成一直收集思维大卵石的习惯,一旦有了积累,造墙的过程就会很容易。
-
利用散步
调试你的大脑
- 认知的偏见:思维如何被误导
- 时代的影响:同时代人如何影响你
- 个性倾向:个性如何影响思维
- 硬件故障:大脑较老区域如何压制较聪明的区域。
积极学习
在当今的技术和文化环境下,学习能力可能是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技术本身并不重要,持续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常见的学习方法是把教育当作学习者被动接受的事情--灌输,而不是引导。这种模型在公司培训中尤其流行,称之为羊浸式培训。学习不是强加于你的,而是你主动要做的事情。仅仅掌握知识,而不去实践,没有用。随机的方法,没有目标和反馈,往往会导致随机的结果。
- 瞄准目标
- 具体的,
- 可度量的
- 可实现的
- 相关的
- 时间可控的
例如:当我学习弹钢琴的时候,我的老师给我设定了一年的目标。并且每周都给我安排特定的培训以保证我能达成目标。设定目标是第一步,下一步行动是创建小任务以帮助你每天或者每隔一段时间都能达成某种程度,你创建的小任务越多,你就越容易看清自己与目标的距离。
管理知识的投资:像管理金融投资一样小心管理你的知识投资
- 制定具体计划
- 多样化
- 主动投资
- 定期投资
- 要以发展的眼光重新修改目标或者实施步骤
增强学习的方法:
- 小组学习
- 主动阅读和总结书面材料的更好方式
- 使用思维导图
- 以教代学
- 观察学习,模仿别人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阅读是一种最低效的学习方式
如何是阅读更有效:
- 调查:扫描目录和每章总结,得出总体看法
- 问题:记录所有问题(带着问题去阅读,不要毫无目的)
- 阅读:阅读全部内容
- 复述:总结,做笔记,用自己的话来描述
- 回顾:重读,扩展笔记,与同事讨论
这项技术第一个有用的方面是主动性,人们不再随机的捡起一本书阅读,而不管记住和记不住多少内容,这项技术是一种更周到,更自觉,更有意识的方法。
积累经验
这章有点鸡汤了,不过其中有个波西亚的解题方法似乎有点意思,
- 解决问题时,先提问自己。未知量是什么。已知量是什么。条件是什么。
- 努力回想相关问题
- 画一张图
- 拆分小问题,
- 所有已知量都用上了吗?如果没有,为什么?
- 尝试重新复述这个问题
- 尝试从未知量推到已知量
最后,像专家一样思考。
控制注意力
通过冥想进行锻炼
超越专家
避免多任务切换
所有相关问题,应该在显示器上,容易获取,摆在台面上。
多显示器,会提高20%-30%生产率